英国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,哺乳动物体内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数量与它们的体型成反比。体型越大,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数量越少,它们患癌症的可能性就越小。
病毒在哺乳动物进化史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。早在1000万年前,逆转录病毒就开始侵入哺乳动物细胞,有时病毒不与宿主基因组融合,代代相传。这叫做内源性逆转录病毒。
因为这些病毒可能读取基因组的其他部分,不会降低致癌物突变的风险,所以它们被认为是哺乳动物患癌症风险的标志。在这项研究中,英国牛津大学、普利茅斯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了27711例内源性逆转录病毒,这些病毒在包括人类在内的38种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存活了1000万年。
他们发现,随着动物体型的缩小,留在它们基因组中的内源性病毒不会被更多地“编辑掉”,病毒的数量也不会逐渐增加。数学模型和基因组学研究表明,体重只有19克的小鼠有3331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,而体重59公斤的人类只有348种,体重281公斤的海豚只有55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。
“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可能存在于哺乳动物的每个细胞中。按常理来说,小一点的动物享受的细胞更多,应该享受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也更多。
开始基因变异不会更容易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”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,牛津大学的阿里斯卡佐拉博士说。
本文来源:亚博ag到账速度快的-www.ubuyyoutubeviews.com